本报告是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开发布的首份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旨在披露海兴电力及附属公司在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方面的理念、进展及成果,积极回应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本报告内容的时间跨度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为增强报告可比性及前瞻性,部分内容有所延伸。
本报告以“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体,涵盖各附属公司,如无特别说明,覆盖范围与公司年度报告保持一致。
本报告所使用的信息数据均来自公司的财务报告等官方文件,以及经过审核的相关统计数据,如财务数据与年报有出入,请以年报为准。本报告涉及的货币种类及金额,如无特殊说明,均以人民币作为计量单位。
为便于表述和阅读,本报告中的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简称为“公司”或者“我们”。如确有指明,所使用的词汇与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具有相同涵义。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于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证券代码603556)。
海兴电力以“让绿色能源普惠全球用户”为使命,专注于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打造数字能源产业生态,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以“让绿色能源普惠全球用户”为使命,聚焦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融合公司在智能物联网、智能配用电、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积累,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能源和绿色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服务商。
公司将持续推进从网内业务向网外业务发展,从配用电业务向新能源业务延伸,实现市场和产业持续拓展;公司将持续加强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运营和AI技术的全方位应用和推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司将持续完善营销平台、供应链平台、技术平台和创业平台建设,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海兴电力以“运用全球资源,开发全球市场”为发展理念,以欧洲、拉美、非洲、亚洲等区域为核心,构建了面向全球的营销网络,通过实施海外本地化布局,打造了海兴品牌、服务与交付优势。
公司积极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经营发展,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以“让绿色能源普惠全球用户”为使命,以“为国家创造荣誉,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财富,为股东创造回报”为宗旨,坚持走国际化战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为全球电力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的理念;聚焦价值创造,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将利益相关方的关注要点作为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全面识别对公司业务和运营可能或已经产生重大影响的利益相关方群体,并持续完善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机制,从而及时了解和回应各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与诉求,携手共创可持续发展价值。
基于公司实际情况、各利益相关方期望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我们通过参考国内外ESG相关指引、社会责任标准等,综合识别及评定出对公司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以及利益相关方密切关注的实质性议题,并着重披露相关议题的信息。
海兴电力立足公司实际,持续强化规范运作意识,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工作,积极拓展投资者关系,有效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证券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组成的公司治理架构,制订和完善《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等一系列公司治理制度,各层级职责明确,运作情况良好,有效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公司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召集、召开股东大会,平等对待所有股东,确保所有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充分行使表决权。报告期内,公司股东大会均由董事会召集召开,并聘请了律师对股东大会合法性、规范性进行现场见证,不存在重大事项未经股东大会审批的情形,也不存在先实施后审议的情形。
公司董事会下设公司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报告期内,公司董事谨慎、认真、勤勉地行使公司赋予的权利,确保董事会高效运作和科学决策。
公司致力于推动董事会多元化,立足企业发展需求,在董事选聘时充分考虑包括性别、年龄、专业知识、文化程度、教育背景等多方面的平衡。公司董事基于各自的专业领域,为公司经营决策和规范运作提供合理、科学的意见和建议。
公司注重发挥独立董事在决策中的积极作用,持续提升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全部由董事组成,其中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中独立董事过半数并担任召集人,审计委员会成员为不在公司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董事,审计委员会的召集人为独立董事中会计专业人士。
报告期内,公司监事认真履行职责并列席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积极参与公司重大决策讨论,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召开程序、议案表决事项、董事会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以及公司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内控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公司章程》及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由董事会审查,监事的薪酬由监事会审查,在公司担任具体管理职务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组成。基本工资根据任职岗位由公司相关薪资制度统一规划,绩效奖金与公司完成的经营目标及个人绩效挂钩,根据公司当年效益结合年度个人绩效共同决定。公司独立董事实行年度津贴制。
公司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合同条款风险基线授权指导书》等制度,规范国际项目风险管理,持续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风险控制,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在风险控制方面,公司通过统一调配商务、法务、财务资源,实现全球商法财的垂直管控,对各东道国本地业务的合规经营进行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从而有效支撑企业海外业务的稳定发展。
优化境外项目投资审核和评估机制,提升对安全、汇率波动、“本土化”管控、合同履约等风险的识别和防控能力
通过在云端部署合同、履约、WMS等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海外子公司的运营数据即时互通、可控可管
建立全流程的商法财管控与支撑平台,通过完善海外国家的本地币收款路径探索,解读进口、外汇管制以及当地税务政策等,加强海外子公司合规和风险管理
深化梳理新业务的基线和红线规则,通过自主开发的数字化平台固化业务流程和风险管控红线进行风险控制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等相关要求和标准,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与成本效益五大原则建立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公司制定了《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部控制工作。公司规定审计部负责风险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内控管理制度,组织和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和下属子公司开展内控自我评价。
公司强化重点模块的审查,通过开展外部审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穿行测试等方式,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公司定期组织全面穿行测试,范围覆盖所有组织、所有内控模块,输出内控缺陷报告,并进行跟踪整改。此外,公司不定期发起对特定模块的专题审计,进一步加强公司内控建设以及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2023年,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2023年,公司组织内控监管趋势与内控管理专题培训会,参会人员包括公司经营层、各一级部门负责人、财务中心全体员工、商务部全体员工、各部门内控接口人,持续提升员工内控意识。
公司共组织内部审计2次,审计范围包括17个模块所有流程的审计,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3项,均已按计划完成整改。
公司积极推进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通过使用ERP-SAP、CRM-SalesForce、SRM、PLM、MES、钉钉等国际、国内先进系统软件,实现管理系统化、流程化、全球化,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确保公司内控有效运转。
公司制定《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管理制度》《税金科目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等税务管理相关制度并定期更新,根据最新的业务实质、业务流程以及税收政策及时更新税务操作规范,确保公司按时、足额缴纳税款,降低纳税风
险。公司定期开展税务内审:每年选择1-2家合并体系内的公司进行税务内部审计,对全税种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风险评估,确保及时发现税务问题并纠正,将税务风险降至最低。
公司持续加强税务团队建设,包括组织公司税务学习小组,每月设置税务专题进行学习分享与讨论等,促进内部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邀请外部机构开展税务管理相关工作,提升相关人员依法纳税的合规意识,增强税务管理合规性能力ROR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全站。
公司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十分重视投资者回报。公司制订了明确的现金分红政策,利润分配本着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并兼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实行连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的基本原则,积极回报股东。自2016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总额约19.66亿元(含税),近5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占累计净利润比例约为53%。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履行公司信息披露义务,制定《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由公司董事会秘书负责信息披露工作,确保信息披露及时、真实、准确、完整,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信息披露方面违规而受到处罚。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定《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通过不断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同时建立了多种沟通渠道,包括组织业绩说明会、回复上证E互动和公共邮箱问题、接听投资者热线、接待现场调研、机构反路演等多种方式,与广大投资者保持高频、有效、充分的沟通。
公司坚持“合法合规,基业长青”的经营理念,遵守中国和业务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诚信经营,不断完善构建一套覆盖全业务机构、广泛业务领域及细致业务流程的合规管理体系,并通过开展法律法规培训等提升员工合规意识,确保所有经营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与内部规范,以推动企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反舞弊和管理实施办法》,包括明确舞弊和行为,舞弊及的预防和控制,舞弊和事件的举报、调查及报告,舞弊和的处理措施及处罚等,规范反舞弊与管理工作,保证公司合法合规经营。公司对舞弊和事件坚持“零容忍”态度,明确反舞弊反职责归属,规定各公司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对舞弊和行为的发生承担管理责任,是反舞弊反的“第一责任人”。报告期内,公司反贪污反举报事件数为0件。
公司开展舞弊及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涵盖公司层面、业务部门层面,评估维度包括重要性和可能性,实施控制措施以降低舞弊及发生的机会。公司在相关规定中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遵纪守法,倡导诚信正直的企业文化,培育廉洁文化。
公司针对易发生舞弊和行为的高风险区域,如财务报告、管理层越权、公司资金,销售及采购人员行为、库房日常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和技术领域等区域,强化风险管控措施,包括绘制业务流程图和制定管理制度,将业务和财务的舞弊及风险与控制措施相联系,从源头建立机制发挥作用。
公司重视反舞弊反事件的举报管理,设立举报投诉渠道,并在举报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注重保护举报益。公司规定审计部负责管理舞弊和案件的举报渠道、接收举报,留下书面记录并及时向管理层或董事会报告,并将举报热线号码、电子邮箱、通讯地址等对外公布,对举报和调査处理后的舞弊和案件报告材料及时立卷归档。
接受举报投诉或参与舞弊及调查的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向任何部门及个人提供投诉举报人的相关资料及举报内容;
对违规泄露检举人员信息或对举报人员采取打击报复的人员,将予以撤职、解除劳动合同,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坚守公平竞争原则,不参与任何可能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的活动,禁止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公司通过制定详细的采购流程、明确评审标准和严格的监督机制,确保采购活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公司通过建立采购招投标处罚机制,不定期开展采购相关培训,介绍采购业务规则等措施,规范员工和供应商商业行为,避免不正当竞争。
公司持续推动企业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五个相融”为路,始终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党员是企业管理的主力军,落实“一岗双责、交叉任职”的机制,将核心作用与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相结合,将党组织的工作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使党建充分融入到企业管理,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公司坚持“党建强助推企业发展强”理念,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打造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更加坚实的动力。
公司党委制定《三联三会制度》,定期召开恳谈会、党群议事会、党企联席会”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会”工作机制,搭建起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的有效平台,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协同共进。公司努力打造企业温馨家园,以“家”的纽带、“家”的文化,从吃、住、游、互助、权益等方面给予员工关爱温暖,把海兴人牢牢地凝聚在一起,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册党员及积极分子数量达到135人。其中,党员队伍中高管占比八成,研发岗位党员超过四成。在重点项目和重大任务中,党员职工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公司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将党建主题教育工作贯穿于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党建主题教育的有力推进、落地见效。通过党建主题教育,公司解决了基层交流不足、实地访学不足等问题,提升了党员职工的干事创业。2023年,公司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4次。
公司积极打造党建品牌,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中落地生根。通过组织党员参访杭州党群服务中心、赴丽水景宁实践探索生态与乡村发展等实践活动,强化了党员的身份认同和先锋作用。同时,发挥“红领头雁”作用,成立了“红领工作室”,加强了与园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规划指引下,公司聚焦电力能源转型,以数字技术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助力清洁能源的普及,深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助推“双碳”目标达成。报告期内,公司顺利通过能源管理认证,以及浙江省绿色工厂认证,革新废气处理实施工艺,确保废气排放全面达标,持续践行环保承诺。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参照ISO14001标准和认证要求并结合自身情况建设环境管理体系,并制定《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程序》《危险化学品仓库安全操作规程》等多项程序文件,规范环境管理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全年未发生责任性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未发生政府部门环保处罚事件。
公司建立权责分明的环境管理架构,总经理是企业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建立环保管理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明确各级负责人,职能部门和从业人员环保工作的相关职责,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稳步提升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有效性。
公司高度重视环境风险管理,从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阶段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级、更新,以及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同时,公司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环保‘三同时’制度,并全面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确保项目从规划到实施的各个环节均符合环保要求。
公司定期开展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计划》,明确公司年度环境控制目标、环境控制目标管理方案、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开展重要环境因素合规性评价,形成记录和报告。
公司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的极端气候灾害威胁,制定《异常恶劣天气应急预案》,提升员工应急响应能力及处置效率,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环境和公司财产安全、经营生产有序。
公司积极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在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结构设计和器件选型等方面进行多项节能环保措施的落实,力求从设计源头减少原材料的消耗,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
所选材料均保证满足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相关条款要求
公司在国家电网绿色采购战略的引领下,将绿色物流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制定《绿色物流规章制度》,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实施相应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成功实现了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效率的目标,从而在保障物流活动环境友好的同时,也达成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的局面。
信息化管理:推广电子商务平台,采用智能调度系统来优化配送顺序,减少空驶里程;无纸化作业,使用电子和日常电子文档对账
加强日常管理: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绿色物流管理的落地和实施
公司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化改造,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节能环保措施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积极推进绿色工厂建设,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污染物排放,努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公司致力于在产品设计、测试、生产制造及运输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全面推行节能环保措施,持续打造绿色低碳工厂。截至报告期末,海兴电力及子公司南京海兴、宁波恒力达成功通过了省级绿色工厂认证。
公司定期举办环保培训活动,并紧密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6.5环境日”及“低碳日”等重要环保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不仅传播了环保知识,还显著增强了员工的环保意识。同时,公司积极倡导绿色办公理念,严格管理办公能源消耗,营造浓厚的绿色文化氛围,鼓励员工将绿色生活方式融入日常,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低碳发展战略,共同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公司深刻认识到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经济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影响,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碳足迹,提升能源效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以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挑战。
公司积极健全碳管理体系,主动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提升产品绿色属性等工作,为公司气候变化战略奠定基础,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4数据统计范围和说明:母公司及国内主要子公司(宁波恒力达、南京海兴、宁波甬利),排放因子参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发电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3年,公司对于智能电能表、集中器、能源、专变采集终端等14项产品进行了产品碳足迹认证,辅助公司全面了解自身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情况,指导设计人员开展低碳设计,优化产品生产作业流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023年,公司邀请第三方机构对DDZY208-Z型单项费控智能电能表进行产品碳足迹认证,核算结果为:生产和使用一只DDZY208-Z型单项费控智能电能表,每功能单位碳足迹数值为58.53KgCO2e,其中,产品使用阶段碳足迹比例最高,为71.98%,原材料生产次之,占26.11%,此外,产品废弃、产品生产、产品运输以及原材料运输的碳足迹占比分别为1.15%、0.67%、 0.07%和0.02%。这表明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对总体碳足迹贡献最高,公司未来可以重点考虑通过提高产品运行效率来减少使用阶段能源消耗,进而降低产品的总体碳足迹。
2023年,子公司南京海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核算,其半生命周期碳足迹为40331.25 kgCO2e/台。其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足迹由下表所示:
核查结果符合ISO 14067:2018《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的相关要求。
经过碳足迹核算,原材料生产与获取阶段的碳排放是造成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产品碳足迹的最主要来源。
公司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低碳环保、清洁制造、建设绿色海兴”的能源方针,制定《能源管理体系管理手册》《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分工,全面开展能源管理风险识别、评估等工作,不断加强能源管理。
公司不断完善能源管理组织,总裁是能源绩效、能源管理体系的最终负责人,确保能源方针、目标的制定,能源管理部门负责统筹管理,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主要能源使用部门对能源使用、能源消耗、能源效率进行检测和分析,实施措施计划以持续改进能源绩效。
截至报告期末,海兴电力已通过GB/T23331-2020/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并顺利通过了2023年度监督审核。
公司建立能源风险和机遇管理机制,通过结合内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及期望,识别相关风险和机遇,并综合评估影响程度、可能性及解决难易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策划并实施应对措施,同时积极把握机遇,探索新方法、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以满足组织及顾客的需求。
公司持续在内部推行全面节能减排策略,通过对生产设备的现代化改造,提升能效;同时,大力引入可再生能源,如建设光伏发电站,积极采用低碳清洁的能源供应方式,显著降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公司积极倡导并实践绿色办公,从日常运营中点滴做起,共同推动节能降碳目标的实现。
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包括在制造车间、办公楼、仓库等区域实行节能灯和其他照明器具的安装;在车间、办公、宿舍等各功能区实现分区、分级照明管理;车间、走廊及楼梯间照明用延时自闭开关就地分散控制;室外道路采用分区集中控制,节约照明用电和延长照明产品寿命
公司在厂区内实施了一项创新的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项目,该项目在传统光伏电站的基础上,巧妙集成了储能电池系统和新能源充电桩,实现了光储充一体,白天光伏发的电除了用于厂区外,将多余的电量存储在储能电池中,用于夜间照明和新能源充电桩。整个微电网项目实现自动切换,实现光伏能源的最大化利用。
公司业务领域涉及分布式微电网、光储充系统和综合能源管理,通过自身产品技术优势和系统集成能力,为客户提供以新能源为核心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促进社会节能减排,为“双碳”目标的达成贡献力量。
公司致力于为商业、工业用户提供全面的能源数字化服务,使用户能源使用过程数字化、透明化、智能化,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清洁能源消纳、保障能源使用安全、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打造能源数字化生态。
公司推出的新能源工商业能源管理平台主要是面向业主、EPC商、运维商的一套以电站运营为核心,以工商业项目为主体的业务管理系统。该平台由场站设备数据监控、故障告警预警、历史数据查询、设备库建立、电站运维、数据分析等几大核心功能版块构成。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相关要求,制定《能资源管理制度》,以实际行动最大限度提高水、电、办公用等资源利用效率,保证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减少资源浪费,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践行循环经济理念,高效利用资源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公司制定《物料管理规程》等内部相关制度,加强物料的体系管理及流程支撑,确保公司物料标准化作业。
我们注重提升包装物的生命周期,通过循环利用,显著降低了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全面拥抱绿色包装理念,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公司将视线聚焦于产品流通与包装环节的绿色转型,致力于从根源上优化周转流程,将传统的手推车周转模式革新为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标准周转箱与折叠周转箱,这些周转箱不仅设计轻巧,实现了轻量化,还大幅减少了材料使用,符合减量化原则。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规范化的用水管理,保护饮用水水源,做好节水工作。公司制定《能资源管理制度》,规定相关用水管理,规定相关部门每月对水资源耗用情况进行统计汇总、通报,对异常进行分析,持续推进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运营所在地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制定《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管理程序》,规范废气废水排放及噪声的控制、有害物质的处置等管理,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确保所有排放物均达到或优于法定标准,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公司产生的废气主要来自车间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铅烟以及食堂油烟的排放,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铅和锡。报告期内,公司委托第三方进行了废气排放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公司所有废气排放均符合相关标准。
公司厂区实施雨污分流,废水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如:食堂清洁污水、洗刷水、冲厕污水),无生产性废水产生,生活废水直排污水处理厂,并且每季度对处理水质进行检测。2023年,海兴电力污水处理后的色度、悬浮物、pH值、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等指标均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0-2020)控制标准,污水处理达标率100%。
废油、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弃物,禁止直接倒入下水道,应妥善存放在专门容器中,交给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处置
公司主要噪声源包括生产设施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及其他来源。公司通过优先采购低噪声、环保节能的设施设备,减少噪声影响;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以缩短操作人员在高噪声环境中的工作时间;在非生产时段及时关闭设备电源和气源,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并降低故障率,降低异常噪声的产生。报告期内,海兴电力委托第三方对噪声进行检测,并证实公司噪声污染物排放已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3类声标准要求,并进一步满足2类声标准要求。
公司重视废弃物管理工作,采取对废弃物进行分类的方式,明确将废弃物区分为一般废弃物与危险废弃物两大类,确保固体废弃物合法合规处理。对于危险或有害废弃物以及可以变卖的废弃物,明确收集、贮存和处置流程,确保危险废弃物的全过程可追溯性和合法处置。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均通过各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审批,转移手续按照环保部门相关规定办理。报告期内,公司所有废弃物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处置,未对周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在公司生产场所和办公区域适当位置设置不同的颜色的收集箱/桶,并在收集箱或旁边标识该箱所应收集存放的废弃物名称
对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可回收固体废弃物,如电池等,其盛装的箱(桶)或容器应加盖,防止因风、雨、热等原因而引起再次污染
各部门按收集桶标识签上废弃物名称将产生的废弃物投入指定垃圾箱(桶)或场所,禁止乱投乱放。放置一般废弃物的指定收集箱,严禁危险废弃物放置
对于危险废物,产生部门集中交给总务部,统一放置于专用的危险废弃物仓库,由总务部与有危险废弃物处置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置协议,定期送交其处置,同时保存危险废弃物处置单位资质复印件及废弃物处置协议、废弃物接收单据或
公司制定了《危险化学品搬运、装卸安全操作流程》《危险化学品仓库安全操作规程》,针对甲醇、甲醛等危险化学品,强化发货、采购及装卸流程安全监管,规范装卸人员作业行为,确保从入库到出库每一环节的安全,避免化学品泄漏对环境造成影响。
2023年12月22日,为增强员工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认识与应对能力,公司举办了一场专题培训,系统讲解了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分类、潜在危害、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流程,加深了员工对安全规范的理解,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与协作能力,为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
2023年7月17日,公司组织了一场危险化学品应急演练。当日15:00,原材料仓库突发三防漆漆桶破裂泄漏事故,作业人员迅速上报至现场应急指挥。指挥确认后,即刻召集应急小组,宣布事故并启动应急响应。各小组迅速就位,依据职责展开抢险堵漏、人员疏散、现场警戒及泄漏处置等工作,有效模拟了小规模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理流程。此次演练有助于提升应急人员现场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为仓库安全管理积累实战经验。
公司以“让绿色能源普惠全球用户”为使命,聚焦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融合公司在智能物联网、智能配用电、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积累,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能源和绿色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服务商。
公司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强研发创新体系建设,将研发方向与业务发展相结合,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规范科研项目管理体系,保证公司科研能力稳步提升。公司以云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为核心,下设技术咨询专家委员会、技术管理委员会、六大技术研发中心以及一个联合实验中心,有效提高公司创新研发的管理效率。
公司力求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研发团队,并以此作为企业长久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团队共计73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28%。
公司制定《海兴电力创新激励政策》《海兴电力创新项目激励管理办法》及《知识产权奖惩制度》,旨在强化研发引擎,激发员工创新潜能,全面提升公司配用电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依据核心业务范畴与职能,构建了联合实验中心,该中心下设三个经国内外权威认证的中心试验室—— CNAS国家实验室、载波通讯实验室及高中压实验室,全面服务于公司研究院内外的科研数据试验、检测及鉴定分析需求,确保公司研发工作获取及时、可靠的试验数据。公司实验室建设已逐步将重心转移至遵循国际标准体系的全面构建、高效管理及顺畅运行上,旨在打造一个符合国际高标准要求的综合性研发平台,以提升公司的研发质量控制水平,并深度促进公司对于产品的深入研究与设计创新。
公司实验室已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并取得实验室认可证书,覆盖IEC及国家新标准,如IEC 62052-11:2020等,标志检验检测能力取得新飞跃。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设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等多个省级研发平台,享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多项荣誉。
公司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生态,与国内多所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和研发平台等优势,为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与湖南大学合作成立了“电测新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湖南大学研究生实习基地、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教育基地。
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合作,为企业发展储备大量人才。
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携手申报了新一代高性能低功耗智能物联网关键技术及自主可控的无线安全自组网网络系统等两个“尖兵领雁”重大科技项目,并参与了工信部基于边缘计算的可编程逻辑(PLC)的工业互联网项目。
与浙江大合申报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面向智能电网的高并发大容量多级混合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公司智能用电产品主要包括智能电能表、智能用电终端、智能网关、智能集中计量表箱、通信产品、大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软件、大数据管理和分析挖掘系统软件、计费系统软件、软件运营运维服务等。公司凭借在系统软件、AIoT、通信等技术方面的领先布局,形成了较强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围绕电力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要求,公司形成了涵盖数据采集系统MDC、数据管理分析系统MDM、预付费系统Vending、计费系统Billing、交易系统HexPay等从计量到收费的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同时围绕电力公司安装与运维方面,形成了现场管理系统FDM、网络运维系统NMS等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公司智能配电产品主要包括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自动化成套设备、智能配电终端、环网柜/箱、柱上开关、单/三相重合器、高低压成套设备、新能源预装式变电站、新能源并网箱/柜、交/直流汇流箱、新能源管理终端及系统软件等。其中,凭借公司在智能感知、新型绝缘材料技术,保护计算方法,通讯等方面的研发技术储备,依托公司完全掌握的制造技术和设备生产能力,海兴重合器系列产品经过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鉴定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新产品。
2023年,公司配电设备在南方电网实现首次中标,标志着公司智能配电产品市场认可度再上一层台阶。
公司以光储充整体解决方案和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为新能源业务的切入点,建设快速响应市场的仓储物流和售后运维能力,形成“产品-营销-交付”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具备了面向本地市场提供系列化新能源成套设备供货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法律法规,参考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方案》,制定了《企业专利管理制度》《商标管理制度》等制度,旨在全面系统地规范公司商标、专利及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管理流程,有效支撑公司创新研发体系建设。
基于相关标准实施、健全知识产权双标同贯机制、商标专利双轮驱动强企建设机制,建立知识产权强企工作体系。
成立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建设工作小组,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部门协调机制,合力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工作。
以公司重点研发项目为依托,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并基于品牌定位、传播和保护等方面建立商标培育计划。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开发与利用,利用专利信息数据库,开展专利布局,构筑专利池,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将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贯彻落实到国内地区运营部和海外大区部,加强同行产品市场信息的日常收集和管理,通过行政、司法等手段对仿冒、侵权等行为维权。
依托与公司合作的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邀请专利分类开展系统培训,每年开展不少于6次包含专利挖掘,撰写实务、海外预警等专题培训会。
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引领、辐射、带动、示范、提升及成果转化作用,积极参与行业内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团体标准TCIMA0079.1-2023基于电力流的碳排放计量的制定,为行业规范作出贡献。
公司积极参与各类行业活动,与多方专家深入交流探讨,共享实践经验和发展成果,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作为目前唯一一家加入Wi-SUN联盟董事会的中国厂家,公司参加联盟每月的董事会会议,共同管理联盟各项运营,并积极推广无线通信网络在公用事业、智能城市和物联网等行业的发展。
公司加入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电工仪器仪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等一系列协会组织,进一步促进行业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
公司积极参与Enlit Europe电力能源展等国际交流和展览活动,展示公司深厚的技术和产品能力,共同探讨未来能源发展及行业趋势。
公司深知稳健发展离不开质量管理的坚实支撑,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制定《海兴电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手册》,成立公司质量委员会,建立质量月会机制,对公司质量管理活动进行控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持续改进,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品牌形象和社会效益有效提高。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南京海兴、宁波恒力达、海兴泽科已通过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已建立完整成熟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与流程体系,针对生产流程中各关键节点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有效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效率。
按照IPD集成产品开发模式,依托PLM+RDM系统平台,构建结构化需求管理、受邀型产品技术平台、CBB货架等,确保研发质量可靠。
构建全面的物料质保体系,涵盖供应商管理、物料认证至批量供货全过程,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流程与标准;
自动化制造:通过智能化、数字化车间及全自动化生产线,结合新产品导入流程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制造过程的高质量。
工艺管理:通过过程数据分析和工艺流程CBB化,配合严格的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管控,保证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可靠性。
针对不同表型和地区充分模拟产品运行场景,建立出厂检验标准,同时质控部站在计量中心角度,从需求导入源头开始执行第三方订单解析工艺制度,确保交付的每一台产品均为合格产品。
建立仓储物流部,制定多项管理制度,确保绿色包装、安全储运;与多家物流巨头合作,采用先进定位监控技术,保障产品快速安全送达,包装设计遵循高标准,内外分离防损,细节严谨,含运输标识,确保产品全程无忧。
公司运用智能数字化车间及管理系统,实现全程信息化智能管控,包括数据实时采集分析、设备智能监测、品质预警等,大幅提升生产能力与品质保障。公司借助数字化设备、传感器等技术,自动采集生产大数据,实现过程可视化与精细化管理,为制造决策提供精准支撑与预警。
公司依据质量管理标准,结合年度质量管理目标、业务发展需要和岗位能力要求,针对不同岗位员工开展质量控制管理培训,通过质量知识、岗位技能培训、在线测试等方式,推动员工质量意识的持续提升ROR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网址。
在不合格品控制方面,公司制定《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制度》,将质量存在缺陷的产品主动召回,要求品质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对导致产品召回的原因、产品实际质量状态、存在的缺陷及其影响范围、程度等进行彻底调查,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作出相应处理。根据导致质量缺陷的因素,公司责令有关责任部门予以整改,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2023年,公司及主要子公司未发生因健康与安全原因须撤回和召回的产品事件。
公司制定《供方导入管理制度》,对不同类型的物料供应商设定对应的准入要求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现场审核情况决定是否录用,规范供方导入、评估等行为,保证采购物料质量合格、交付周期稳定、价格有持续竞争力。
公司参照《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类标准》,对各类供应商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有效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
涉公司A级物料供应方(涉及关键特性,零部件如发生故障会引发人身安全事故及违反使用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的物料)
涉公司B级物料供应方(涉及重要特性,零部件如发生故障,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零部件使用性能或降低产品寿命特性的物料)
涉公司C级物料供应方(涉及一般特性,零部件如发生故障或存在缺陷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对产品寿命影响不大的物料)
公司制定《供方考核管理制度》,以确保供方长期稳定地提供符合要求的物料和售后服务,保障公司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并助力提高供方(包括原厂直接供应商与原厂授权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交货能力。
每月进行供方绩效评价,赋予正常、黄牌、红牌及淘汰评价,根据绩效评价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同时,针对具有合作意愿强、具有培育潜力的黄牌供方,公司也会积极联动相关部门,赋能协助供方进行质量提升,给予其二次机会。
每年按照考核得分将供方评价为优秀、良好、合格及不合格四个等级,针对年度不合格供方,公司会将其剔除供方名单。
保障供应链安全和可靠对于企业的稳定运营、成本控制、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声誉至关重要。公司致力于开发运用高效、透明的数字化工具,建设智能高效的供应链平台,遵照公司管理章程及法规,从供应商管理、物料管理、库存管理、物流及交付管理等方面入手,确保供应链稳定安全运行,推动建设可持续供应链。
搭建材料采购平台、工程项目采购平台、设备采购平台等产业集群产业平台,线上评估审核,助力高效科学管理供应商及物料。
构建国际采购资源开发体系,保障海外工厂资源供应,快速适应市场变化,降低断供风险,减少对单一供应依赖,提升供应链韧性。
持续提升采购器件的国产化率水平,有效保障供应链稳定,公司国内市场器件国产化率已达到98%以上。
公司制定《相关方管理程序》,对供应商的环境和安全管理提出要求,并定期实施监督,并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提出建议与要求。公司与供应商签署《供应商环境安全告知书》,强化供应商的环境安全意识,促进双方共同构建绿色、安全的供应链体系。
公司秉持阳光采购的采购理念,坚决对任何形式的商业贿赂及不正当竞争行为持零容忍态度,始终追求与供应商间构建公正诚信的长远合作关系。公司提出采购必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并要求供应商签署《阳光协议》,确保每位合作伙伴均能深刻理解并自愿遵循公司所秉持的诚信与商业道德准则。
公司秉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核心”的宗旨,制定《区域总部客户关系指导守则》《合同履约管理制度》 《投诉处理程序》等一系列客户服务管理制度,持续优化客户服务管理体系,提升团队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质量,旨在与广大客户携手并进,共创繁荣。
公司持续加强售前、售中与售后各环节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数字化智慧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系统化服务。
通过“O KKI系统”实现客户项目管理全流程,加强部门协同,数据共享可追溯,优化内部调配,提升管理效率与响应速度,高效服务客户需求。
依托“合同管理系统”“履行系统”及“海兴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软件互联、远程运维、协同研发、智能生产、个性定制,促进销售、研发至服务全链条高效协同,构建协同生态圈。
持续整合技术服务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为客户提供各区域技术服务部--总部技术支持平台--研发中心支持平台的技术支持,从而提升客户服务的响应速度及服务质量。
为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公司制定《营销员工培训管理办法》,从判断处理产品故障,到客户拜访、服务礼仪等,定期为相关开展全面的培训,以打造卓越的客户体验。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确保数据的合规使用,保障合作伙伴与客户的隐私安全。公司严格监管数据传输,如若相关岗位需要调取合作伙伴与客户相关数据进行外出、复印、打印或电子传输,均需相关负责人审批并备案。对于信息泄露者,公司将依据情节轻重,按制度规定采取相应处罚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公司不断深化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担当,坚持人性关怀与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对营销活动实施严格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国内营销管理标准指导规则》《国内营销日常管理制度》,确保所有营销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公司售后管理体系聚焦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两大核心,为提升售后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特制定《售后服务管理制度》《ITR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售后服务流程,以客户为中心,打通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服务过程,以端到端的方式打造服务闭环。
配备维修车辆及检测设备,维护工具与配套设备,建有备品备件库,可以快速响应用户的服务请求,以专业化的装备随时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援。
向用户提供高级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向一级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必要时提供人员支持;公司的ITR问题管理系统、培训系统、备件管理系统等技术支持管理趋于完善,可以快速响应用户的服务需求。
设立维护优化部直接面向用户需求,负责远程故障解决工作,并向二级一级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必要时提供现场人员支持。
为妥善处理客户投诉、客户需求,以及在合同、订单、交付、产品质量等方面提供便利优质的服务,公司充分发挥企业服务平台作用,根据客户需求及现场问题紧急程度与严重性,划分服务类别,明确对应具体的响应时间和客户服务信息流,并设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力争质量第一、服务第一。
公司高度重视客户需求和反馈,制定《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通过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广泛收集顾客在质量、交期、价格、服务等各方面的评分和建议,以此客观评估公司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及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情况,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客户满意与忠诚度,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海兴信息安全策略》《海兴员工信息安全管理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架构,统筹公司信息安全总体战略规划,领导及推动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序落实。
公司持续实施、保持和改进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已通过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为公司的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通过执行一系列全面深入的信息安全策略与措施,构建一个既高效又安全的信息技术环境,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及客户等相关方的利益提供坚实保障。
为了有效应对公司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公司基于体系标准、行业实践建立及定期更新维护信息安全风险源数据库,并结合管理与技术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风险处置和持续改进,确保公司能及时将发现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公司制定《海兴信息资产和保密数据管理规范》,明确对信息资产分级、标识和处理规定,规范保密数据的识别、使用、传输、存储、恢复及销毁等行为,确保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未经授权访问、使用、泄露和破坏,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公司根据《海兴员工信息安全管理行为规范》《云桌面管理规范》等制度,在人力资源、数据保密、终端设备和软件使用、办公园区访问等各类日常工作中,严格规范员工的信息安全行为,对违规者进行相应惩处,并通过开展信息安全培训和考核,进一步强化员工信息安全意识。
为强化与外部相关方合作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保障,公司制定《海兴供应商安全管理规范》《海兴SaaS互联网平台安全管理规范》等制度,明确供应商信息安全管理的原则,确保其提供的产品服务符合公司的高标准安全要求,最小化供应商在准入、变更、交付等环节产生的风险。
2023年9月,基于集团业务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的需要,公司数字化部特邀外部安全咨询讲师进行信息安全知识讲解,内容涵盖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案例以及安全防范等,有效提升了全体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
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杭州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形成全面的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机制,并通过开展信息安全应急演练,持续强化公司应急处置能力,最小化突发事件对公司的影响。
2023年12月,为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提高海兴电力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公司于第四季度开展了勒索病毒应急演练,演练效果达到预期,公司也根据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编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为应对今后的类似事件提供了更充分的保障。
公司深信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致力于为员工打造安全、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助力员工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同时,共同推动公司目标的达成。在此过程中,公司也积极践行社会公益精神,持续回馈社会,以此实现员工成长、企业愿景与社会福祉的共荣发展。
公司制定《招聘管理制度》,规范人才招聘过程的各项工作,每年根据公司战略和部门年度业务规划,明确年度招聘需求,以此形成针对性的招聘策略,提升招聘效率和质量,吸纳优秀人才,提升公司竞争力。
公司遵循公平(每个人都有机会)、公开(外部招聘网站发布职位)、公正(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内部员工)原则展开人才招聘与配置工作。
公司采用包括校招、社招等在内的多元化招聘渠道,依据招聘需求以及岗位分析结果,选择适配度高的招聘渠道,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与多家高校开展合作,通过提供就业辅导、实习基地,以及开展宣讲会、双选会等模式,充分吸纳校园人才。
30岁以下(不含30岁) 30-40岁(含30岁,不含40岁) 40-50岁(含40岁,不含50岁) 50岁及以上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各项业务运营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建立《人事管理制度》《员工手册》等制度规范,确保员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为了营造一个真正多元化、平等且极具包容性的工作环境,公司深刻认识到将DEI(多样性、平等和包容性)原则融入招聘、培训及日常管理的必要性,并重视外籍员工与少数民族员工的特殊需求与体验。
公司拥有近千名外籍员工,作为跨国企业,我们展现出更广泛的包容性。在招聘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禁用问题清单,确保不询问任何可能引发误解或歧视的敏感信息,如生日、家庭情况、宗教信仰或父母国籍等,从而维护招聘的公正性与无偏见性。
公司特别设计了针对外籍员工和少数民族员工的定制化培训计划,涵盖跨文化交流技巧、国际视野拓展等内容,旨在提升全体员工的DEI意识,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促进不同背景员工之间的深入理解和相互尊重。
公司为外籍员工和少数民族员工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计划,包括语言培训、文化适应指导及专业技能提升等,助力其快速融入公司文化并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同时,我们建立多元化的导师制度,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新员工成长与融入。在晋升与奖励机制上,我们坚持公平、透明的原则,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平等地展现自我、贡献价值。
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勇于表达不同观点与意见,激发创新思维,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公司于《劳动保护管理程序》中明确规定严禁任何部门雇佣未满16周岁的童工,若雇佣未成年工(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则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同时,公司坚决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行为,制定《考勤休假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所适用的工时制类型,以及员工考勤、加班、休假等方面的管理规则,充分尊重员工个益,营造更加人性化、合规的工作环境。
公司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员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女性员工权益保护,由工会统一落实女性员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等阶段的“五期”保护工作,除常规病假、事假、婚假等假期以外,还为女性员工提供产检假、产假、哺乳假等女性特殊假期,保障女性合法权益,构建一个尊重与支持女性员工的工作环境。
公司制定《薪酬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等,建立以价值贡献为导向,以个人绩效为主,结合组织绩效的薪酬激励与约束机制,在推动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可持续发展。
遵循目标导向、市场定薪、基于岗位价值和能力付薪等原则,设立固定薪酬、考核薪酬、激励薪酬三项薪酬类别,按劳、按效、公平地实现薪酬分配。
专设绩效考核委员会和工作小组,针对组织绩效和岗位绩效,设立可清晰衡量的工作指标,定期进行月度、季度、年度考核。
被考核部门和员工如对考评结果不清楚或者持有异议,可与考核人、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向人力资源部绩效专员提交书面申诉,人力资源部据此开展调查,并及时将处理结果通知申诉人。
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福利保障,制定《员工福利管理制度》,为员工依法缴纳五险一金,确保员工享有完备的社会保障。公司制定了特色的福利体系,为员工提供包括节日、住房、培训、文娱等各类福利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公司高度关注员工身心健康,通过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深化与员工之间的友爱关系,营造一个充满活力、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持续提升每位员工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
2023年4月,公司为即将退休的20名制造中心员工举办了一场温馨的退休职工欢送会,以感谢退休员工数十年来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增强退休员工的荣誉感、归属感,激发在岗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
公司重视员工的权利,所有员工均有加入工会的资格。公司每年开展职工代表大会,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积极推动职工参与企业建设,充分发挥职工代表的管理和监督的作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与切身利益。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2次职工代表大会12,审议通过了《奖惩管理制度》《考勤与休假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管理制度》等与员工权益切实相关的制度更新内容,进一步维护和谐的劳资关系,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工会下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处理各类劳动纠纷。从接收投诉到深入调查,再到组织双方调解,我们全程跟进,确保每一环节都合法合规,旨在快速、有效地解决争议,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促进公司内部的和谐稳定。
公司积极构建多样化的沟通平台,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与资源交流的顺畅进行。我们结合线上与线下的各类渠道,搭建了一个全面而便捷的沟通网络,确保与员工之间的有效交流,并保障员工的反馈得到及时响应与处理,以此增进相互理解。
通过定期举办员工座谈会、领导层见面会、问卷调查、团队建设活动、培训发展研讨会等方式,更直接地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此外,公司每年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倾听员工所感、所想,发现并解决问题。2023年,公司围绕员工基本需求、管理层支持、团队合作与员工发展四个维度,基于学习和成长、工作目标与幸福感等12个问题,广泛展开员工满意度调研,并基于调研结果,对现存的管理问题进行自查自省,促进公司管理团队水平提升,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
公司制定《海兴电力职位职级体系管理制度》,秉持公平性、匹配性和竞争性的职级体系设定原则,建立了以“职位”为核心的职位职级体系,根据每个职位在经验、技能和责任等方面的不同任职资格要求设定不同等级,根据各职位价值以及同行业薪酬水平制定各职位的标准薪酬,为员工设计职业发展通路。
在各职位及其分级定义的基础上,公司为员工建立管理方向(管理族)、专业/技术方向(营销族、产品族、技术族、项目管理族、职能族等)双重晋升通道。公司尊重员工选择的发展方向,员工的发展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行政职务晋升,还可以在专业/技术方向得到晋升,通过专业或技术水平提升、工作成就感等实现个人发展。此外,公司制定了横向跨序列流动机制,符合相关条件的员工可选择向管理类或非管理类职位流动,促进内部人才的合理配置。
公司制定《人事管理制度》,针对员工岗位变动的各类情形,包括转正、调岗、离职等,明确具体的管理工作流程,确保员工岗位变动申请、审批、执行等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和透明度。通过制度化的岗位变动管理,营造公平的组织氛围,尊重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促进员工的合理流动,确保员工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效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公司制定了《培训管理制度》,旨在系统化地规划从培训计划至考核评估的全过程,实现培训流程的标准化与制度化。公司在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与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方面,注重需求的精准性和真实性,计划的节奏性,实施的严肃性,效果评估的有效性;在讲师方面则注重秉持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人的思想,挑选各领域的专家进行内部授课。
公司已形成了以海兴学习中心为平台支撑的培训管理体系,横向贯穿专业职类,打造领导力梯队培养项目;纵向基于专业类职群,打造不同职级的专业能力提升项目。
为保障员工获得充分的培训资源,公司积极构建专业内训师队伍,汇集内部专家和人才,精准对接员工培训需求,持续提供丰富和高质量的培训课程,助力员工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
公司通过内部选拔和培训,组建一支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内部讲师队伍,截至报告期末已有196名讲师。
支持内部讲师开发新的培训课程,丰富课程体系;定期评审和优化课程,确保课程实用性和有效性;将课件的开发数量和质量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
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学习需求,公司建立了在线学习平台,为员工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在线学习体验。在线门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层次的需求,包括专业知识类、技术类、通识类等,员工可根据需要选择适配的学习资源。
公司鼓励员工持续提升个人能力,为员工提供考取专业资质证书的费用支持,包括报名费、教材费、考试费以及必要的培训费用等,减轻员工的经济负担,并对成功获得资质认证的员工给予奖励,如奖金、晋升机会或额外的福利待遇,以此表彰其努力和成就,并激发其他员工的积极性,营造共同进步的氛围。
公司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持续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病防护原则,制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手册》,并发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标准化程序文件,为安全生产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支持,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实施。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公司特成立安全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及成员的具体职责,形成一套高效、协同的安全管理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南京海兴、海兴泽科、宁波恒力达已通过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13安全生产投入金额数据统计范围: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数数据统计范围:母公司及国内主要子公司
公司构建了职业安全健康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各时间阶段的工作计划和目标,通过阶段性工作部署,逐步完善更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提高安全执行力。
报告期内,公司制定《2023年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明确提出2023年安全工作目标,以目标为导向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相关部门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责任意识,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环境。
各类安全联锁报警、有毒有害、及各类测爆、测毒仪器定检率100%,继电保护定检率达到100%,确保灵敏可靠。 完成
公司坚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全面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各部门共同参与辨识及评价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和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确定重大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并实施和跟进,使其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采用检查、询问、现场观察、建议举报等方式持续性的进行各类型危险源的辨识,各部门从其活动、设施和各项过程中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输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依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将识别出的危险源和风险逐一进行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是否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编制形成《重大危险源清单》。
遵循“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措施、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以及个体防护”的顺序原则,根据风险评价分级确定的风险等级,实行分级控制。
公司持续推动实施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每月组织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实行建档、登记,针对隐患检查整改台账,做到整改内容、整改标准、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整改责任人“五个落实”。通过实现隐患治理的常态化、规范化机制,并落实PDCA闭环管理,有效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为公司的长期安全生产运营保驾护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公司针对各类安全事故类型,制定《触电应急预案》《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消防事故应急预案》等应急管理制度,旨在构建全面的应急响应体系,确保应急组织、设备设施及能力资源可及时和充分应对安全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安全伤害。
同时,为确保预案及程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公司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及应急演练活动,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更好地保护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2023年7月,为了认真落实公司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增强全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除火灾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存储安全,稳定物流、工作以及生活秩序,公司组织策划了一场消防演习,通过演习总结评估及收集各方反馈意见后,公司也进一步积累了宝贵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经验。
公司持续强化日常安全监督和检查,通过定期设备点检预防故障,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实现全天候监管,以及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公司制定《危险作业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各类危险作业申请、审批、作业、监护等流程环节,确保作业安全,保障员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为加强对装卸作业、运输、业务合作方及临时工、外来施工、检维修、参观、检查等人员的管理,公司制定《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外来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与相关方签订安全协议书,明确外来相关方的资质、施工及行为等方面的安全要求和责任,并按合同及安全奖惩规定实施必要考核,共同维护作业环境安全。
安全教育是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更好地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公司制定了2023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以加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教育为主旨,通过开展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中,加强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安全教育的长期性。
2023年6月,为贯彻生产方针,公司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重点策划活动内容,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公司特成立活动领导小组,配合相关人员落实活动的日常开展,有效提高全员安全技能和意识,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旨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报告期内,公司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对公司内部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并及时公示检测结果,结果显示,公司所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等相关标准。根据评价建议,公司积极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公司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护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三同时”原则,即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力求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公司根据浙江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落实防护用品的配备和发放工作,使每个职工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劳保用品,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健康,并教育员工正确穿戴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并保管好,维护好,正确使用好。
公司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等相关规定,在生产厂房产生毒物、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提高员工职业病危害警觉意识。
公司定期组织从事有毒有害岗位员工到具有资质的医院进行职业病体检,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如若发生职业病则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查、报告、统计和处理。
公司始终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深耕细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我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将发展成果广泛惠及社会,与公众携手并肩,共同构筑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为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促进城乡共同富裕,截至2023年,公司已持续参与“联乡结村”活动共10年。通过该活动,公司与淳安县瑶山乡结对,每年提供帮扶资金15万元,已累计150万元,旨在通过捐助发展当地村级集体经济,在提升农副产品价值、提升民生服务保障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精准扶贫、助推景宁生态文明建设,公司党委组织29名党员干部前往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开展主题为“党建引领聚合力,乡村振兴添动力”的党建活动,以“红色电路”的党建品牌文化为地区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公司以“诚走四海,精业则兴”的精神,以自主品牌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覆盖“一带一路”沿线个国家,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先行者,也是“一带一路”的践行者。
公司凭借国内外友好政策、市场机会与高质量产品等优势,持续扩展全球化布局,贯彻海外本地化经营策略,已在亚洲、欧洲、拉美、非洲等地区形成区域总部和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号召,坚持“让绿色能源普惠全球用户”的使命,以数字技术推动绿色能源发展作为产业布局,带动海外当地经济发展、拉动就业、改善民生。
公司与加纳北部配电公司合作,提供“电表到现金”解决方案,涵盖从计量到收费,从终端到云端的整体解决方案,解决了困扰电力局的多系统维护难点和互联互通不可行的问题,提高了内部管理效率,缩短了票据发行周期,提供了多种电费/账单支付渠道。智能电表数字化转型不仅为加纳提供更加准确的能源数据支持,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快速的用电服务。
公司为电力公司提供表计到系统的整套解决方案,助力电力局实现电表到应用的全面升级,通过高防护、防窃电智能预付费表,可扩展的通信网络,及开放的智能预付费系统等,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线损,保护电力局的利益。同时,公司积极带动孟加拉当地电源、电工装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创造就业岗位,拉动就业。
公司自2009年于当地设立全资海外子公司“PT Hexing Technology”,成为根植印尼、服务本土的能源、电力、水务综合服务商。作为拥有本地员工超500人、持续年营收超3亿元、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公司,其坚持“根植本土,吸纳本土,服务本土”,已连续多年荣获电力能源行业“最佳本地化率奖”,行业协会“最佳本地雇主奖”,本地政府“税收贡献奖”。通过宣传中国电力品牌,公司持续推动印尼当地数字化能源转型、带动上下游产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型人才、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公司以国际化大视野、全球化大格局,以及智能物联网、智能配用电领域积累的“大智慧”,扎根非洲13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中非双方共同繁荣发展,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在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中,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公司总计为非洲地区的30多个国家、上亿居民、百万户家庭提供了专业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包括喀麦隆、布隆迪、加蓬、乌干达等,满足了非洲当地各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用电需求,增加了村民的盈利手段,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
凭借市场先机与资源优势的条件,公司在非洲快速发展本地化制造业,于非洲当地建立工厂、开设子公司,并已在南非、肯尼亚、塞内加尔等国开设了生产售后基地,建立起集合工业制造、网络营销、海运与陆运运输、仓储管理的完整产业链,为非洲本土化居民提供了众多工作岗位,直接或间接令非洲众多家庭受益。
公司以共创、共担、共享为指导价值,以简约、集体、合作的管理理念,为非洲员工提供学习和成长平台。公司定期邀请当地工程师到中国总部进行培训,还会派出产品专家将最新的技术知识带给当地非方同事。此外,公司每月组织非洲地区的生产线员工进行操作和技能培训,且依托不同项目,定期和客户、合作伙伴组织技术研讨会,共同参与最新技术规范的编制和推广,并组织客户来华培训,进行深入的交流分享。
2024年,公司将继续拥抱数字能源发展浪潮,持续扩展全球化布局,加快构建企业数字化能力,聚焦核心产品和服务,扩大全球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阅读本报告,为了持续改进海兴电力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及信息的披露水平,加强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交流,在此诚挚邀请您提出宝贵的意见!
联系ROR体育
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新产品发布和最新的资讯文章。您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吗?
点击下面,我们很乐意提供帮助。 联系ROR体育